楼市新政引发假离婚潮

  发布时间:2010-5-29 10:34:38 点击数:
导读:离婚一次省几十万楼市新政引发假离婚潮短时间内,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房产新政抑制房价。“认房不认贷”的二套房贷界定标准实施后,国家通过提高贷款首付、利率来严格收紧二套房贷。然而“上有政…

离婚一次省几十万

楼市新政引发假离婚潮

      短时间内,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房产新政抑制房价。认房不认贷的二套房贷界定标准实施后,国家通过提高贷款首付、利率来严格收紧二套房贷。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规避二套房贷的高额利息,不少缓婚、假离婚族也开始涌现。

      “离婚一次节省几十万

      十多年来婚姻美满的长沙市民李国梁夫妇近日却准备离婚。原来,手头上有一笔余钱的他们准备投资房产,而经过一个多月的看房正准备出手之时,却与房产新政不期而遇,这让李国梁夫妇在买房上面临了难题。

      据了解,银行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利率从享受8.5折上升到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这就带来了利息的巨大差别。

      “看中的房子是72万,本来是准备首付三成,贷款50万左右。但房贷新政出台后,不仅首付要增加到35万,利率调整也会增加10万元的还款利息,每个月的还贷压力大大增加了。李国梁说。

      本以为买房将成为泡影,但李国梁却从中介机构那里听到了一个规避房贷政策的好方法———“假离婚

      “二套房是以家庭为单位计算的。只要离婚后没有房产,以前也没贷过款,再购房仍属首套房。先协议离婚,把房产全部给她,等我申请完房贷,然后复婚。李国梁在咨询过银行的朋友后,对中介机构建议的假离婚程序非常有信心。对于离婚、再婚,42岁的他也并没有担心:只是权宜之计嘛,再说现在离婚也已经不像以前,不会遭受社会的非议。

      “假离婚带来的房贷优惠确实十分可观,长沙一房产中介机构工作人员陈平算了一笔账:以长沙的房价来看,一套房利率8.5折与1.1倍的差别是要增加10万元左右的利息。而在房价高的一线城市,利息差别可能达到60万,这还不包括贷款首付上的金额差别。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离婚一次可以节省几十万。

      陈平也透露,在中介公司,他和同事已经为不少人办理过假离婚申贷手续,其实这只是一种类似于合法避税的政策规避手段,法律上没有问题的

      中国银行长沙伍家岭分行副行长范宁也透露,在房产新政出来之前,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利率就存在7折和8.5折的差别,当时利用假离婚来争取优惠房贷政策的市民就不在少数。而现在首套和二套房申请贷款时在首付和利率上差别进一步加大,假离婚操作可能因此更加普遍。

      政策差异孕育婚姻作假

      此外,房产新政的出台也让不少人为了优惠买房而选择暂缓结婚。26岁的黄娟娟一直被父母催着结婚,但由于房产新政的出现,她却不得不推迟了婚期:我自己贷款买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单身公寓,结婚的话肯定住不下,至少要再买个二室的房子。先结婚再买房就属第二套房了,房贷利息、首付都会高很多。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他先买房之后再结婚了。

      婚姻作假来争取房产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早些年一户一房的福利分房政策,不仅让不少人不惜以假离婚换取安身之所,甚至也让部分人为分房而仓促找对象假结婚。当利用假离婚、假结婚所能取得的效益达到一定数额时,总是会让一些人甘冒婚姻之大不韪。

      假离婚应被反规避

      “作为行政机关,只要手续齐全、合法且双方自愿,不管是真离还是假结,我们都要依程序办理。长沙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说,至于他们为什么离婚、结婚,哪怕是今天离、明天结,我们也无权干涉。

      长沙市湘声律师事务所冯坤律师认为:在法律上,婚姻是自由的。夫妻双方即使就是为了各种目的而办理离婚或结婚手续,其做法也是真实存在的,受到法律保护。婚姻本来就以双方主观感情为基础,从法律上来说其实并不存在假离婚的说法,也不太好用法律来界定假离婚的范畴。

      冯坤也透露,那些通过结婚或离婚方式来获取房贷优惠的行为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夫妻双方为了多得一套房子办理财产分割、离婚手续,万一离婚后哪一方却不愿意复婚了,另外一方怎么办?冯坤说,一旦离婚的法律事实产生,任何一方都可以再找其他人作为伴侣,双方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等义务就不复存在,假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也受到法律保护。

      有不少市民认为,从房产新政引发的假离婚现象看,说明我国的房产新政还存在一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以家庭为单位划定住房套数来决定贷款利率,这就忽视了每个家庭的特殊住房情况和要求,可能造成人均居住面积较低的低收入家庭购买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却无法申请优惠贷款等。

      “国家可以用更细化、人性化的各类政策规定来反规避市民的假离婚现象。现在房产新政刚出台,我相信补充性的细则应该是指日可待的。冯坤说。

      ■《经济参考报》谢樱

 

上一篇:借身份证买车肇事后谁赔? 下一篇:孩子误食鼠药 邻居担责七成